「誰要知道我的位置?陌生人、外人、其他人。位置總是與其他人有關的,是我之於他們的所在,是他們之於我的所在,也是他們之於彼此的所在。」
(Denis Wood, A Place Off the Map: The Case for a Non-Map-based Place Title, 2011)
我在哪裡? 我靜默不動。彎腰弓背,屈膝地上。一片靜謐。我聆聽周遭:地下河流迎接在我身邊落下的水滴,綿綿不息,滴滴不休。空氣侷促濕潤。一陣霉味撲鼻而來。我遙看漆黑之中牆壁之間的一點光。它可能來自我們其中一人,那人在岩石之間慢慢走過。我仍舊不動。 我在世上某處。我在越南南北之間的岩洞中。我不在乎知道自己身處何方,地圖上沒有這些地方。我身處一個地圖上沒有的地方。這裡沒有確切位置,只有我暫處地。周圍沒有地標給我提示。我只有我的身體,準備在黑暗中前行。我亮起頭上的燈,試著找出一條路,一條可以讓我在一片茫茫中重新定位的路。我找不到。 我決定依靠感官。我觸摸牆壁。我傾聽由自己腳步聲引起的回音。燈光照亮部分牆壁。我看見濕石滲出的水滴閃閃發光。石上有一條條的紋理、 凹凸不平、濕濕滑滑。我細看岩石的形態,發現它們長得很像解剖學上的皺襞。牆壁平滑、 軟柔,像人體的皮膚摺痕。 我開始步行。我以身體量度石塊之間的距離,分析牆壁之間隧道與影子的距離。 我走、 我停、 我觀察、 我分析:每當找到與我體形相似的石塊,我便以其定位。一步接一步,我在石塊間的空隙行走,身體每個動作都變成量度空間的單位。 我的身體和石塊變成一樣的東西:夾雜解剖學中的皺痕結構,像古化石。我的位置,一個接一個,累績成地貌資料庫。我的身體變成一件工具,為岩洞創造出一幅主觀的地圖。
Where am I? Silence. Darkness around me. I look at my body. The lamp lights the scrapes on my arms. Lines and bruises, blemishes and cuts are etched into my skin as the marks left by my measurements. I assemble these signs, turning them into a map inscribed on my body. Each action is extracted, kept and reenacted: somewhere else (1).
(1): The actions in the caves have been generated applying em:toolkit, a mapping tool for performance practices, designed by Alessandro Carboni
“Who needs to know my location?” No one. My place is my body. Where I am, here, is not the same thing as my location. My body is the map of a hidden geography.
返回頁頂